他是不贪财、不好色、不怕死的革命元老,为何后来心甘情愿当汉奸
最新动态

你的位置:富联 > 最新动态 >

他是不贪财、不好色、不怕死的革命元老,为何后来心甘情愿当汉奸

发布日期:2024-06-08 00:28    点击次数:73

慷慨歌燕市,从容作楚囚。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!

这首气势磅礴的《被逮口占》,每每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。

从诗中,我们不难看出诗人不惧威压、慷慨赴死的决心。

其实,不止如此,写下这首诗的诗人,不仅不贪财不好色,还曾经是孙中山先生的继承者,是中国曾经的革命之星。

可十分遗憾的是,这位诗人最终晚节不保、遗臭万年。他不仅放弃了自己的理想,还在抗战时期组建“伪国民政府”,给侵略者充当工具。

与东条英机等人“谈笑风生”的汪精卫

此人就是汪精卫,一位人生高开低走、最终为万人所唾骂的大汉奸。

那么,汪精卫的前后半生,为何会反差如此之大呢?他最终走向堕落,又是因为什么呢?

想要探寻这个秘密,还要从汪精卫的性格说起。

汪精卫祖籍浙江省绍兴县,但是却出生于广东三水。

他的爷爷是个举人出身的教育家,在家乡有着很高的声望。而他的父亲,虽不如爷爷那般有威望,但也是个读书人。

一家人的收入不多,日子过得十分清苦,不过都是有一分文化人的骨气。

汪精卫

在汪精卫十四岁时,他的父亲去世了,他不得不跟随同样做幕僚的哥哥,在广东乐昌一带谋生。

从汪精卫的家庭能够看出,他的父兄,走的都是“绍兴师爷”的那条路。如果后来没有走上革命的道路,汪精卫恐怕也会成为一个“绍兴师爷”。

而让他命运发生第一次转折的人,就是他的母亲。

汪精卫的母亲是个勤俭、勤劳的妇女,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操持家务,往往到了深夜还有事情要做。

她每天从早忙到晚,却很难得到丈夫的认可,甚至丈夫与前妻所生的儿子,也和她关系不睦。

丈夫的好大喜功,复杂的家庭关系,经常让这位妇女苦恼。汪精卫小的时候,经常看到母亲暗自落泪。

不过,这位母亲对于儿子的教育,却抓得非常紧,每次儿子读书时总是会亲自陪伴。

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环境中,汪精卫慢慢成长了起来。14岁后,他的父母去世,只能跟随哥哥生活。

而他对于这个哥哥,有着一些怨恨,因为他忘不了哥哥和母亲闹矛盾的场面。但同时,他的生活又要靠哥哥供给,不得不低声下气。

这种十分矛盾的家庭关系,让汪精卫的性格从小就有了扭曲和懦弱的一面。而一段教书匠的生涯,更是让汪精卫的这种性格深入骨髓。

汪精卫的文学素养很高,在1902年中了秀才。但是紧接着,他的二哥便去世了。贫困的家庭环境,逼着汪精卫不得不去找工作。

通过朋友的介绍,他去了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家里,当了一名家庭教师。这种家庭教师,其实与仆人区别不大,对少爷不能管得太严,对于老爷的交代更是不敢不从。

时间一长,汪精卫连主见都失去了。而这种种的心理问题,再加上“绍兴师爷”群体特有的算计,决定了汪精卫这一辈子,不管怎样都成不了一个强势的领导者。

青年汪精卫参加南北和谈

不过,也就是在这时,一个机会开始向汪精卫招手:1903年,汪精卫考上了公费留学;1905年,他跟随其他几个革命先驱,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,还成了孙中山的忠实信徒。

不过,以当时的情况看,汪精卫此举,绝非萌发了革命精神,而应该是感觉清朝的天下已经难以维持,他想要换一条路走一走。而他的这步棋,却让自己一度身陷险境。

同盟会成立后,接连几次起义都失败了。为了积蓄实力,孙中山在1910年决定,暂时停止所有的起义活动。

框内人士分别是孙中山、胡汉民和汪精卫(站立者),前排中间之人是章太炎

结果,同盟会内部的一些人开始患得患失,准备用刺杀朝廷勋贵的极端方式,走另一条暴力革命的道路。一时间,暗杀之风四起,清朝的几位大员都死于非命。

汪精卫此时,也有了搞暗杀的念头,准备对清朝最有权势的摄政王载沣下手。

载沣(左)与汪精卫

这是一次注定失败的行动,因为他们的行动计划太过于粗糙,几个执行人也没有任何的经验。

在计划展开后不久,他们埋下的炸弹便被查获,汪精卫也和几个同伴锒铛入狱。

此时,汪精卫以为自己必死无疑,于是就写出了我们开头时所引用的那首《被逮口占》。

从诗文中我们可以感觉到,在面对死亡的时候,汪精卫也还算是有了些许骨气。

但是,这种骨气却仅仅存在了几天,便消失了。被捕不久,清朝较为开明的王爷:肃亲王善耆就来狱中看望汪精卫,并承诺给他一条活路。

汪精卫看到了生存的曙光后,立刻收起了所有的“慷慨”与“从容”,转头对善耆歌功颂德。从此后,妥协偷安的思想,便在汪精卫的头脑中扎下了根。

武昌起义后,大量的革命者被释放,汪精卫也因此恢复了自由。经历过这场牢狱之灾后,汪精卫的思想变得更加悲观,更加患得患失。

一想到生死二字,他就会心胆俱寒。

他在自己的另一首诗《有感》中,写下了这样的诗句:“笳中霜月凄无色,画里江城黯自怜。莫向燕台回首望,荆榛零落带寒烟。”

一个文人的自怨自艾,已经十分明显地见于笔端了。

不过,此时的汪精卫,仍然是孙中山身边的重量级人物。

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盛典

他当过革命政府高等顾问、教育会会长、参议、执行委员、宣传部部长等职,是国民党“一大”的主席团成员。

当孙中山健康出现问题后,他还是其遗嘱的记录人。

在国民政府中,他是最为年轻的“元老”,是最不贪财、不好色的道德楷模,也是地位最高的几个人之一。

中国同盟会

孙中山去世后,他甚至当上了国民党广东政府的主席。这种超然的地位,打开了汪精卫野心的闸门。

当蒋介石有了“后来者居上”的苗头之后,汪精卫决定和他“掰掰手腕”。可是没想到,由于性格懦弱,他屡屡在关键时刻吃亏。

汪精卫的懦弱,在于他一遇到棘手的事情,首先想到的就是妥协和退避。

1912年,他与陈璧君结婚,接着就放下了国内的烂摊子,带着妻子到法国度过了8个月的“留学蜜月”。

其间,他对任何政治事务都不上心;1926年,蒋介石在没有通知他的情况下发动了“中山舰事件”。

汪精卫感觉受到轻视,于是命令几个元老去逮捕蒋介石,结果没人理他。

汪精卫一看情况如此,又“习惯性后撤”,称病不出了一段时间;1927年12月,汪精卫在“广州起义”后遭到指责,他立刻宣布隐退,再次出国躲避……

类似的事情,在汪精卫身上发生了很多次。只要政局稍有不顺利,他就会放下责任去躲避,等到别人把问题解决了,他再回来。

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,让汪精卫的威望丧失殆尽。

民国初期的议会

另外,作为一个民国初年的政治人物,汪精卫有自身无法改变的缺点。他是个文人出身,没有任何从军的履历。

在那个靠军人打天下的时代,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,又怎能奢望别人听自己调遣?

在与蒋介石的争斗当中,他曾经命令朱培德、李济深、张学良等人配合自己,结果却是没有一个人听他的。

而相反,蒋介石的手中,却握有当时国民政府最强大的武装力量——中央军。

相比之下,汪精卫自然硬气不起来。而打不过别人,他自然又要去搞绍兴师爷最擅长的“平衡术”。汪精卫的妥协心理,就这样变得越来越强烈。

如果照此情况发展,汪精卫将会成为一个卑微的政客,还不会遭到万民的唾骂。但是,随着“九一八事变”的发生,汪精卫彻底堕入了深渊。

自从中日甲午战争之后,对日本人畏惧如虎的心理,就萦绕在大量的中国文人心头,汪精卫也是如此。

张发奎(左)与汪精卫

他曾经说过:“中国的军事和经济,以及物质上的落后,这些都不待言;在组织方式和机构上,也是幼稚和不完善的。”

没有丝毫军事经验的他,在看到日本人的武器强大之后,早就给吓破了胆。相比起还有抵抗意识的蒋介石,他打心眼里不相信中国能战胜日本。

汪精卫的“妥协政策”,连中国的军阀都对付不了,更别提凶狠异常的日本人了。

“九一八事变”后,汪精卫对日军的压力越来越害怕,于是破天荒地和蒋介石讲和,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合作。

汪精卫与蒋介石

然而,日本人却不打算让这个文弱的国民党元老好过。

1932年1月28日,就在汪精卫当选行政院长之时,日本人在上海引爆了“一二八事变”。

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的汪精卫,不顾中国将士的奋勇抵抗,一心一意只想苟且求和。

5月份,在他的主导下,国民政府和日本签订了《淞沪停战协定》,中国的利益再次被出卖了。

1937年,“七七事变”爆发。汪精卫迫于压力,发表了一篇名为《最后关头》的演讲,其中也不乏强硬的抵抗之词。

但是背地里,他却从来没有认为抵抗能有好结果。他把抗战比喻为“跳火坑”,并说“为了抗战而死不值得”。

汪精卫

他大肆鼓吹讲和论,认为“讲和会吃亏,但是可以在吃亏之后想办法获得补偿。”基于种种的顾虑,汪精卫成了国民政府中主和派的核心。

1938年12月,他公开在国防最高会议上提出,应该答应日本人提出的停战条件,甚至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。

汪精卫的一切表现,都在于他对日本人的畏惧如虎。但是,若仅仅如此,他距离被绑上汉奸的耻辱柱还有一段距离。而帮他走完这段距离的,是他的枕边人。

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,曾经是他的小迷妹,是个脾气古怪的富家女。当初,汪精卫在报刊上发表诗作,陈璧君一眼便相中了,从此决定追随他一生。

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

汪精卫刺杀载沣时,陈璧君便是后援工作者之一。甚至为了让情郎能坚定刺杀的意志,陈璧君还想在行动前将自己交给汪精卫。

本来汪精卫对陈璧君并无好感,但是在共过患难之后,感动于对方的深情,于是便娶了陈璧君。

婚前的陈璧君如同小鸟依人,但是婚后,陈璧君却成了强势和主导的一方。她这个蛮横的小姐,正好在性格上与汪精卫形成了互补。

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

每当汪精卫怯懦之时,陈璧君总会站出来给予鼓励。这样的夫妻,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组合。

但遗憾的是,陈璧君的心术不正。她对于权力的渴望,远远超过了对国家的忠诚。抗战爆发后,陈璧君便将日本人看作是一块跳板,可以帮自己摆脱蒋介石。

有了这种想法后,陈璧君开始逼迫汪精卫。

在周佛海、梅思平与今井武夫等人订下“重光堂协约”,准备将汪精卫推上伪政府领导者的位置上时,陈璧君立刻开始劝说汪精卫要“打定主意”,到别处另起炉灶。

而怯懦无谋的汪精卫,自然唯夫人之命是从。就这样,他走上了汉奸头子的不归路。

当然,最终促使汪精卫投敌的原因之一,还有一次暗杀行动。在察觉汪精卫可能投敌之后,蒋介石命令军统王牌杀手陈恭澍“予以惩戒”。

结果,陈恭澍的手下忙中出错,杀错了人,致使汪精卫逃走。从此后,汪精卫断了退路,只能在投敌的道路上一直走到黑。

不过,这件事并非促使汪精卫叛国的主因。试想一下,如果汪精卫也能坚定地站在抗日的战壕中,蒋介石又何必去“惩戒”他。

很遗憾的是,汪精卫为了权力选择了投敌,但是最终的命运却还是没能改变。在日本人的眼中,他不过是个供起来的吉祥物,没有任何实际上的行政权。

他签署过的最多的命令,就是将自己国土上的战略物资送给日本人。而为了这么一个虚职,他搭上了自己一生的清名,成了万人唾骂的汉奸。

值不值得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1944年,汪精卫病死于日本的名古屋。据传,他之所以会死,是因为要给一个日本的中级军官试验新的疗法。

由此可见,在日本人的眼中,他这个傀儡的价值,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军官。

汪精卫的悲剧,很具有当时中国文人的典型性。

这些人文弱,对战争有一种本能的恐惧。而面对难题时,他们不是想办法去解决,而是总想着苟且偷生。

他这样的人,纵然文学水平很高、社会地位很高,也难以承担民族复兴的任务。

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富联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